中国地产策划人的悲哀

2009-11-10 16:25:05 1949

   突然接到写有儿子姓名的通缉令,河南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当场晕倒,她的老伴的脑溢血病情加重。等老两口缓过神来才发现,这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售楼广告,想让老人的儿子推荐周围的有钱人买房,一旦推荐成功就奖励2000元的家用电器。

楼市低迷,成交量萎缩,开发商为了推销房屋可谓煞费苦心,穷其手段。北京有买大房送小房,买房送宝马;沈阳出了个买房送驴;深圳前段时间出现用女性身体比喻房价不能在降;南京的一开发商打出“房价不会下降,只是在做俯卧撑”口号。上述广告手法出奇一致,那就是开发商以搞怪为噱头,试图吸引大众的眼球,提高销售业绩。

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适可为止。这回这家河南的开发商玩大发了,没有想到自己刻意策划的“通缉令”,让两位60多岁的老年人当场病发。不知道大伙还记不记得当年火遍神州的三株口服液在鼎盛时期时,就因为山东一老年人喝了之后突然死亡,消息传出,大众再也不敢喝神奇保健口服液了,年产值上亿的三株集团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宣告破产。

如今,被“通缉令”惊吓致病的老两口的儿子已经准备上告这家开发商,一场索赔官司看来是在所难免了。开发商的“通缉令”广告确实在一夜之间让自己的项目全国知名,确实起到了宣传效果,但让开发商没有想到的是效应是负面的,而且引来了一场官司。

自从有了开发商,就诞生了一种新的职业,叫房地产策划。据说搞房地产策划的人都是社会的人精,因为普通人出的主意是打动不了聪明无比的开发商。因此作为开发商的“谋士”,地产策划人无时不刻的要动脑筋、想创意,要把开发商打造成地产界的比尔盖茨,把项目包装成举世罕有,把无想成有,把不文明衍变为文明。

于是,中国房地产总共没有发展几年,但是策划人的思想早已经走出中国,冲向世界与国际接轨了。买过房子的人都受过策划人的欺骗,这一点毫无疑问。把一条破水沟说成莱茵湖;几棵小树苗被描绘成维也纳森林;小区大门按几根罗马柱就钦定为欧洲豪宅;一栋毫无特色的“四不象”别墅,你住在里面就变成贵族。

上面这些善意的“谎言”还是好的,因为在地产策划人眼里,他们大部分要做的工作就是给客户画一个美丽的“大饼”,告诉买饼的人他是如何美味可口。通常的时候,开发商是策划人的“衣食父母”,有的时候不得不听开发商的鼓惑和授意做一些唯心的事情。

比如在制作沙盘时把房子做小,绿化加大,道路加宽,这样购房人在看沙盘时就感觉项目的绿化率显得特别高,看起来赏心悦目;在设计样板间时,放大样板间尺寸,把60平米的户型做成70平米的空间,因此客户买完房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住的房子总么都没有样板间的大;某某项目开车到城区仅10分钟,但是你要记得那是要开奔驰在夜间空无一人的道路上才能跑出这样的效率来,你要在上下班高峰时至少要走开半个小时。

从虚假描述到恶意欺骗,我相信大多数策划人都不愿意这么干,因此这样做绝对没有好下场,也让自己的前途大打折扣。我想策划“通缉令”卖房的人现在一定很后悔,其老板开发商会更后悔,因为策划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顶多少挣或挣不到策划费,而开发商还要和人打官司赔偿人家损失。

地产策划的“败笔”如此之多,我想最重要的原因不在策划人,而在策划人背后的幕后黑手开发商。长期以来,开发商已经习惯成为楼市的强权主义者,其通过权钱交易让政府监管部门对其缺乏有效监督,因此养成为所欲为的强势习惯。这无不体现在开发环节、施工环节和营销环节对购房者层出不穷的欺骗上。

在此背景下,地产策划人充当的是开发商的“帮凶和拐杖”,而真实、新奇、有效的创意虽然也不少,但是在高傲、自视为天下第一的开发商眼中,都是一些“小儿科”,不值一提。所以今年出现的买房送驴据说就是一位开发商董事长的杰作。近年来,地产界的“名言”和“大事记”都出自开发商之嘴就不足为奇了,比如“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地产猪坚强”等,当年想邓智仁之类的策划大师早已在江湖消声灭迹,或腐朽,或被收买,实在可悲。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一句话“次日穷途士,当年游侠人”,中国房地产策划人该到了彻底反思和升华的时候了。